中兴通讯17年海外征战 长跑已至冲刺阶段

相关专题: 中兴通讯 无线 云计算

  2011年12月12日,“CCTV2011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中兴通讯总裁史立荣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获得“2011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而这一年,也是史立荣带领中兴探索国际化之路的第17个年头。

  1994年,史立荣牵头成立了三个人组成的海外业务调研小组,开始了中兴的国际化之路。

  2002年,史立荣主管中兴全球销售业务,此后,中兴通讯国外市场的收入在中兴总收入中的比例进入快速成长期。海外市场份额从2003年的12.9%提高到2009年的49.56%,其中2008年海外收入占比更是达到了60.57%。

  2010年,中兴通讯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380.66亿元,占整体营业收入的比重达54.18%。其中欧美地区收入同比增长50%,占整体营业收入的比重提升至21%。靓丽的成绩单背后代表着中兴通讯在史立荣领导下的勃勃生机。

  从赢得第一单的突破,到营收渐成规模,多年的摸爬滚打,让史立荣对海外市场布局有着清晰的认识,那就是聚焦大国和一流运营商,对于规模较小的运营商和市场则会比较谨慎。

  目前,中兴海外市场的收入贡献占到60%,中兴未来的的目标是这个比例在不久的将来达到70%。中兴的系统产品已经全面登陆欧洲大陆市场,今年更与日本软银达成4G网络建设战略合作,这也意味着,美国市场将成为中兴通讯“最后的堡垒”,但史立荣坚信,这个市场的突破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中兴通讯的终端产品今年已全面展开与美国四大主流运营商的合作。

  除了海外市场,史立荣也开始规划着中兴的未来,在他的规划里,终端业务、无线业务、有线业务和云计算将成为中兴通讯“四分天下”的支柱产业。“中兴通讯所参与的市场竞争,本身也是一次长跑。我们要敢于亮剑,不放过每一个机会,我们终将迎来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时代。”

  海外市场布局

  如果不是那次 “凑份子团购”参展,或许中兴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了解自己的差距,在其海外战略上走更多的弯路。

  1995年10月2日,中国政府组织19家中国企业参加日内瓦电信展。那个时候,日内瓦电信展被业界堪称为通讯界的奥林匹克大会。

  史立荣作为中兴的代表参加了该展会。“中国团的参展费是几十万美元,19家企业没有一家有实力可以单独出钱,所以只能‘凑份子团购’。”史立荣表示。

  展会上,中兴通讯与美国著名的AT&T贝尔实验室做了“邻居”,这家当时拥有7名诺贝尔奖得主的贝尔实验室给史立荣最大的感受就是 “震撼”。好几百平方米展台,四层玻璃房,还带电梯,光搭展台就花了2000万美元。在贝尔实验室的展板和宣传册上,用非常重要的篇幅阐述其专利数量和研发人才结构。

  “客户来问我们的产品,都会问到同样几个问题:你们的产品都有哪些专利?在哪些国家注册了专利?”短短一周,让史立荣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兴和国际通讯巨头们的差距。

  从日内瓦回国的途中,史立荣在飞机上手写了一份参展报告,其中特别提到了三点:第一,中兴与国际巨头的差距很大,但国际市场潜力也非常大,中兴应该坚持国际化发展;第二,西方厂商有大量专利技术累积和健全的法务流程,中兴一个也没有;这是中兴的劣势应该改进;第三,中兴需要网罗更多的专业人才。

  正是这次日内瓦参展经历,让中兴的管理层开始有了更深的思考,积极开始在专利工作上寻求探索。

  据史立荣介绍,随后中兴高薪引进了几位熟悉国际专利法的资深律师成立了法律部,其中最核心的一块业务就是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申请;也就在同一年,中兴就以董事长侯为贵的名义提交了中兴通讯的第一件专利,是一项关于交换机的基础专利,并在96年获得国家授权。

  如今,中兴的法务队伍已经扩大到200多人,服务在140多个国家的市场。

  此外,中兴还加强了人才战略。在原来的南京研究所的基础上,还陆续在上海、西安、天津、成都、重庆、三亚等城市以及海外的印度、瑞典、法国等地共设立了15个研发中心。

  据了解,目前中兴8万多名员工中,就有6万多名技术人名,其中3万多名专注研发,2万多名从事技术服务,在诺西等欧美同行不断裁员和缩减业务规模的情况下,中兴的研发工程师数量已超过欧美同行。

  海外策略的调整

  13年前,中兴在巴基斯坦拿到了一个9700万美元的单子,这被视为是其国际化的开端。

  到2001年,中兴才正式将国际化战略作为其主要战略之一。当时中兴销售额突破百亿大关,国内市场基本稳定,并开始全面启动海外市场。

  在此之前,中兴对海外市场采取“广种薄收”,直到2002年初,中兴成立专门的国际化部门——第一营销部,中兴海外市场才进入“精耕细作”阶段。

  随后,中兴内部明确提出“国际化”的三大目标,即要实现市场、人才和资本的全面国际化。

  和很多中国企业一样,中兴在海外的战术也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通过局部落后市场突破,挺进了欧洲发达国家市场。据了解,中兴把亚非这些发展中国家作为主战场,而且是对巴基斯坦电信市场的抢占,确立了中兴在巴基斯坦中 “三足鼎立,中兴第一”的大好局面,拉开了中兴海外本土化的序幕。紧接着,中兴又开辟了印度、俄罗斯作为其第二战场。

  然而这样还不够,史立荣很清楚地知道,一流运营商占据了全球电信市场规模的80%,因此主流运营商的突破成为中兴向世界级企业冲刺的关键,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意义更多在于扩大规模,但利润很低,而欧美市场则完全不一样。

  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中兴在全球高端市场初战告捷,尤其是在终端产品上实现全面突破。比如中兴手机与美国第一大运营商Verizon合作深度定制手机;攻破日本市场,与日本第三大运营商Soft-bank合作,并逐步实现了英、法、德等国家的全面突破。

  史立荣认为,国际化战略的真正意义在于,要学会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国际市场环境做出不同的应对策略。比如说,印度市场规模挺大,但经济增长一直比较低,GDP只相当于我们的四分之一,因此,在中兴的战略中,印度市场目前主要是规模的贡献,而日本的人口只是咱们的十分之一,但GDP却和中国差不多,那么日本市场的策略就需要达成跟中国一样的规模;美国市场是中国市场规模的两三倍,这就意味着中兴要在美国赚到钱。

  事实证明了史立荣的判断,2010年中兴的财报显示,中兴在国际市场的总营收达到380.66亿元,同比增长27.45%,占整体营业收入的比重达54.18%。其中欧美地区收入同比增长50%,占整体营收的比重提升至21%,首次成为中兴通讯海外收入比重最大区域。

  “企业的架构的调整,需要根据市场形势而改变。”史立荣认为,建立一个全球化运营架构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适应当地游戏规则,这是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截至目前,在史立荣带领下,中兴通讯抓住全球4G/LTE发展这一历史性发展机遇,完成技术和市场的全球布局,在4G/LTE技术领域获得同步领先优势,2011年上半年中兴通讯新增LTE商用合同数超过2010年全年,全面突破欧美日等高端市场,成为全球前30家最大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设备供应商。

  巨头们的专利战

  不过,对于中兴而言,伴随着不断的发展,烦恼也开始增加,其中最为头疼的就是频繁的专利战。

  目前,在通信领域遭遇诉讼数量最多、强度最大的企业有两个,一个是苹果,一个是三星。原因很简单,它们的快速崛起抢占了既有霸主的领地,必然要被反扑。中兴现在同样扮演着类似的冲击者角色。

上一页

1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YD5GAI”免费领取《中国移动:5G网络AI应用典型场景技术解决方案白皮书
  • 2、回复“5G6G”免费领取《5G_6G毫米波测试技术白皮书-2022_03-21
  • 3、回复“YD6G”免费领取《中国移动:6G至简无线接入网白皮书
  • 4、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5、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NTN技术白皮书
  • 6、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7、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8、回复“5GX3”免费领取《R1623501-g605G的系统架构1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