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病毒风暴不容小觑

相关专题: 中国移动

  近日,“手机护士”木马的一个新变种让近10万用户在这一轮手机病毒风暴中遭殃,该变种较之前更隐蔽、更难清除。许多手机用户在安装了某些下载网站提供的手机软件后,手机出现了通信记录消失、自动连接网络或发送短信、手机安全软件失效并无法正常卸载安装程序等一系列问题。

  一个月前,“短信海盗”大范围暴发,它在给用户带来话费损失的同时将用户私密信息大肆传播,也因为其更具有欺骗性及诱惑性,所以扩散态势严重。中国移动各地分公司,包括上海移动、福建移动、山东移动等也都陆续发布了关于手机骷髅病毒的紧急公告。互联网应急中心以及部分地方公共网络安全协会也分别以新闻的方式对手机病毒进行播报和分析。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大名鼎鼎的“手机骷髅”仅在一个月的时间就感染了超过10万个智能手机,受影响用户达千万以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万元。可以说,手机病毒的“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如同当年电脑病毒的肆虐一样。

  意识:轻视比病毒更可怕

  尽管手机病毒的暴发和蔓延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与隐私泄露,但是用户对于手机的安全意识却尚未 “完全觉醒”。趋势科技公司的调查显示,仅23%的智能手机用户会使用安装在其智能手机上的安全软件,并有44%的用户认为,在没有安全防护软件的状况下,用手机上网也很安全或比计算机安全。《2009年中国网民网络信息安全状况调查系列报告》显示,在2.33亿手机网民中,仅有四分之一的手机网民担心会出现手机安全问题,不足8%的手机网民安装有手机安全防护软件。

  甚至一些专业的杀毒软件企业一度认为手机病毒是种市场炒作。金山公司网络安全专家曾说,真正意义上的手机病毒仅在早期塞班的系统和WindowsMobile中存在过,但随着相关手机厂商的产品演进,这些针对早期智能手机的“手机病毒”早已变成实验室中的样品,与普通消费者无关。而360安全卫士的有关负责人也曾表示手机病毒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概念,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手机杀毒这个市场。

  然而,超过10亿元的手机病毒黑色产业链和接近千万受恶意手机软件影响的国内手机用户数量,已经提醒我们在对待手机病毒的态度上不能再避重就轻了。

  手机病毒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完全意识到它的危害。专家指出,手机病毒是一个认识问题,虽然从目前来看手机病毒的确没有电脑病毒那么普及,但是如果手机病毒开始流行,毫无疑问会比电脑病毒更为可怕和危险。一方面,手机更加贴近用户,用户的个人信息将为手机病毒黑色产业链带来更多的价值;另一方面,伴随着智能手机、移动支付等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推广,手机病毒的传播渠道、范围、速度都将呈现出几何级的递增,所带来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当我们在为产业的高速发展叫好的时候,更需要清楚、冷静地看到发展背后隐藏的高安全风险。

  市场:心有余而力不足

  除了意识层面,对于尚处于导入期的手机安全市场来说,市场层面的推动也显得有些乏力。

  导致这种“乏力”的根本原因是移动互联网这个“大环境”的不成熟。顾名思义,手机安全是为移动网络应用提供安全保护,因此只有在移动互联网其他应用取得较好发展,并且用户对于手机安全性的认知有了较大提升后,才能得到快速的推广。而在现阶段,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下游环环相扣的体系还未形成,安全软件和应用之间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并不像传统互联网那么紧密,用户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需求还处在初级阶段,更别说手机安全这个“衍生物”了。

  手机安全行业盈利模式不清晰则是造成市场推动乏力的直接原因。市场是要向经济效益看齐的,一方面,手机杀毒一直没能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流应用,需求的缺乏注定了前向付费无法被用户广泛接受。另一方面,用户基础的缺乏,再加上手机杀毒无法像手机视频等其他移动互联网应用那样,能够为广告提供一个完美的呈现方式,让其目前想要通过广告等后向收费模式获得收益只能停留在设想阶段。而没有可行的收费模式便摆脱不了“烧钱”的尴尬,因此,尽管近日手机杀毒软件企业网秦获得了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但是从行业整体来看,仍然没有吸引到资本层面的广泛关注,推动力量主要还是企业的自有积累,比如360手机卫士的市场运作还是依靠360安全中心。

  对策:众人拾柴火焰高

  如果我们回头看看传统互联网与病毒的“斗争史”,其中积累的许多经验都可以复制到手机安全的保护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政府、企业、第三方的共同努力。

  对于传统互联网的网络安全,政府和主管机构制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30多部针对互联网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那么能否针对手机安全的具体特点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像传统互联网软件杀毒企业那样把杀毒软件绑定在个人电脑上,手机杀毒企业能否效仿这一点把杀毒软件免费预置在手机里?而移动通信运营企业是不是能加大其应用商店对手机杀毒软件的推广,让用户通过安全的渠道获得这类应用?

  除了发布提醒用户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第三方机构还通过搭建互联网病毒共享平台,比如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发布预警并提供解决方案。网络安全第三方机构是否也能为手机用户提供一个这样的平台?

  (林婧 人民邮电报)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YD5GAI”免费领取《中国移动:5G网络AI应用典型场景技术解决方案白皮书
  • 2、回复“5G6G”免费领取《5G_6G毫米波测试技术白皮书-2022_03-21
  • 3、回复“YD6G”免费领取《中国移动:6G至简无线接入网白皮书
  • 4、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5、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NTN技术白皮书
  • 6、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7、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8、回复“5GX3”免费领取《R1623501-g605G的系统架构1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